随着年终到来,天气也越来越寒冷,贵州都市报记者从黔东南州气象局了解到,近日黔东南又将迎来新一轮的降温降雨。这样的湿冷模式想必大家伙都在寻找合适的御寒妙招了吧?
瑶族药浴是贵州省从江县瑶族人民在长期游耕、狩猎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保健方法,也是当地百姓世代相传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洗浴方式。
据了解,洗药浴既可舒筋活络、消除疲劳、抵御风寒,又可健身洁体、祛风除湿、防病治病,特别是对防治风湿、妇科、皮肤和伤风感冒等疾病尤为有效。
在从江,有着这样一句话:“先瑶浴、后吃饭。”
“这可不是说说而已,在从江当地的瑶族同胞家里,这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。”梁光源说。
梁光源告诉记者,现在瑶族药浴的名气可谓扬名四海,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但名气最旺的还是要数从江县翠里乡的高华村。
瑶族药浴深受喜爱
今年17岁的侗族女孩窝姣,虽居住在从江,但真正体验瑶浴还是第一次。
“刚刚进浴桶的时候有点不太适应,感觉水温偏高,当身体完全泡下去后,有一股淡香的药味瞬间扑鼻而来,随后渐渐随着身体融入药水中,身上有一股暖流由下而上,让人自然闭上眼睛,心无杂念,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有这种放松的感觉。”窝姣羞答答回味着瑶浴之初体验。
27岁的吴菊今年10月份偶然洗过一次瑶浴,从那之后,她便深深地爱上了泡瑶浴这样的养生方法。
原来,第一次来泡瑶浴时,吴菊正在感冒,谁知泡过澡后,吴菊的感冒竟然康复了。
“说来也奇怪,那几天我一直感冒,到药店买了一百多块钱的药吃了也没见好,听姐妹们说去泡一次瑶浴说不定就能治好,起初不相信,但因为从未泡过,就顺道去体验了,可泡完过后,第二天感冒真给治好了!”说起初次泡瑶浴的感受,吴菊至今还觉得很不可思议。
不仅对普通感冒有效,传说瑶浴对怀孕妇女还有保胎的效果。
据当地百姓介绍,瑶族妇女从怀孕之日起,每日都要洗药浴,直至产期。瑶族妇女分娩后20分钟,便可坐入浴桶洗浴。产妇经过10天的洗浴后,即可进行一些简易的劳动。
此外,新生婴儿呱呱落地,也需要洗药浴。据当地人说,用4至5种药草配制而成熬煮的药水洗浴可以预防婴儿常见疾病,每天洗1至2次,直至长大成人。
瑶族药浴被称为“绿色养生之道”,它与桑拿、土耳其浴一道被誉为“世界三大洗浴文化”。据《从江县志》记载:板瑶好清洁,家必备一浴桶,劳作回家必药浴一次,因处深菁,又好清洁,故长寿乡者。相关数据显示,“瑶族药浴”药方有188种,主要由追风伞、节节草等30多种中草药构成,主治荨麻疹、过敏性皮炎、脂溢性皮炎、接触性皮炎、激素依赖性皮炎(红脸)、急慢性湿疹、手足廯、神经性皮炎、银屑病等47类疾病。